做大做强,是每一个企业家的天然欲求。不少企业在追求做大做强的过程中,却陷入一种盲目地为“大”而大的误区,妄图一口吃成胖子, 最终欲速而不达, 反倒把企业给做垮了。不想把自己做死,企业要学会做小、做慢、做专。
01
将企业做“小”
韦尔奇在领导GE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大公司的各项弊端,如管理层级过多、反应迟缓、“圈子”文化横行、效率低下……他非常羡慕那些规模较小但反应灵活,紧贴市场的公司,他总觉得这些企业将来一定能够成为市场上的获胜者。他意识到应该让GE也变成与那些小公司一样灵活的企业,于是发掘了很多全新的管理理念,包括“数一数二”、“无边界”和“群策群力”等,使得GE具备了小企业的灵活性。这也是GE百年不倒的秘诀。
将企业做大,当然有好处,大企业犹如一艘大船,抗风险能力极强,但却又因机构臃肿,效率极低,最终会阻碍企业的生存发展。而小企业恰恰相反,独具灵活性、决定性和强烈的求知及发展欲望。灵活性决定着企业的效率,因此,无论企业的规模如何,都应该保持小企业所特有的高度灵活性。
02
将企业做“专”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一个人一生如果能做好一件事,那也是很了不起的,企业亦是如此。做“专”与我们所说的“工匠精神”一脉相承,当今时代从来都不缺少努力做事的人,缺乏的是一种专注的“工匠精神”,做企业亦是如此,缺的是你企业10年、20年、30年一直专注你熟悉的领域,精益求精,成为百年企业。
在德国,没有哪家企业是一夜暴富的,迅速成为全球焦点的。他们往往专注于某个领域或某项产品,他们有很多“小公司”、“慢公司”,渐渐成为拥有百年以上历史、高度注重产品质量和价值的世界著名公司。
曾经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记者问彼得·冯·西门子:“为什么只有8000万人口的德国,竟然会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呢?”这位西门子公司的总裁是这样回答他的:“这靠的是我们德国人的工作态度,是对每个生产技术细节的重视,我们德国的企业员工承担着要生产一流产品的义务,要提供良好售后服务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