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1月,我在新开张不久的广东美术馆参观《傅抱石画展》的时候,于售书的柜台里发现了两卷本的《江丰美术论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12月第一版,软精装上下集,定价12元。《江丰美术论集》编辑组编,林默涵作序。上集约略有五个部分内容,首先收录的是他自延安以来的回忆文字与美术评论;1949年来后,他两度两头负责中国美协所作的大会与小会的报告,负责中央美院和中央美院华东分院的讲话;以及1982年9月去世前的几次重要演讲。于今看来,他以当事人的身份,回忆鲁迅与新兴木刻运动、左翼美术运动的几篇文章十分珍贵,叙事生动,充满了真挚的感情。其次是他的生平年表,另附其解放前的木刻作品。影像集,包含有1931年参加鲁迅举办的《木刻讲习会》,他与鲁迅先生等人的集体合影,以及他后来的美术活动留影。最后一部分,是同道缅怀他的追思文章,作者有艾青、丁玲、胡风、楼适夷、黄山定、李桦和蔡若虹、罗工柳、古元、彦涵等27人。下集为外国美术史专辑,是他的三部著述合编,依次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西洋名画欣赏》和《论印象画派》,附录也精彩,乃黑白与彩色的世界名画图影若干。
 
  多年来,我的读写环境几度变化,书去书留,总舍不得把这部《江丰美术论集》放在手边,还有王朝闻和蔡若虹的美术论集。但是,从我当年第一遍读江丰开始,便对其著述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一书发生了疑问。我的手批是:“教材。同傅雷的二十讲有共同处。借鉴什么蓝本?”作者附有“编著者后记”,直白而曰:“这本小册子,是《近代西方美术简史》的第一部分,打算供给美术学校讲课用的。编写中间,虽屡经修改,但由于能力的限制,以及所得的史料不多,又很零碎,在论点和根据方面,不妥和不足之处,一定还是不少的。希望读者予以指正。一九五二年八月于北京”。当年10月,《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即由上海万叶书店单册出版,速度足够快。
 
  闲读的妙处,全在于博览与钩沉交互进行,偶尔获得发现的快乐。新读《艺术评论》纪念傅雷去世五十周年专辑,学者吕作用先生《被误读的

dawei

【声明】:聊城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