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越来越多的智能硬件厂商宣布上调产品价格,先是魅族在1月对魅蓝Note5的32GB版本上调了100元。后有小米2月4日宣布红米4系列零售价格上调100元。而金立更为大胆,直接将最新发布的M2017旗舰手机价格定在6999元,鳄鱼皮私人定制版售价更是高达16999元。就在业内普遍认为,2017年手机行业将迎来涨价潮。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涨价的不止是手机,电视、空调、冰箱、电动车也都有所动作。如,小米、乐视网(300104,股吧)络电视的价格涨幅为200-300元;格力、美的在去年年底都已上涨了100-500元不等。小牛电动车更是价格上涨近千元。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智能硬件在今年或将迎来“涨价潮”,其原因一方面包括上游核心部件及元器件采购成本上升,加上汇率波动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有厂商为自身未来创新发展的考虑。
 
  成本上升成涨价主因
 
  有观点认为,此次“涨价潮”更多是来自供应链的“被动涨价”,原材料,元器件等价格的上涨是主要原因。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元器件方面,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内存的价格涨幅已经超过20%。行业预测2017年供应紧张的手机零部件包括显示屏、内存、闪存以及光学传感元件。其中,OLED屏幕或许将成为最抢手的元器件。原材料方面,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大宗材料价格持续上扬,主要原材料铜的价格上涨40%,塑料、铝材等价格涨幅在30%以上。
 
  另外,汇率的波动也对智能硬件的涨价有所影响。因为国内电子产品一些重要的元器件,都是依赖进口。如,电视的液晶面板和手机屏幕多来自韩国三星;手机芯片多来自美国高通;手机摄像头则多来自日本索尼。而这些零件都是用美元结算的。受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上台影响,当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呈小幅贬值趋势,进而导致进口元器件涨价。

dawei

【声明】:聊城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