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危机愈演愈烈 专家:利用好长协合同价格保护能源安全

在此背景下,中国能源市场表现如何?未来是否也会上演“一波疯涨”?全球能源危机敲响警钟,又为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哪些启示?对此,中新经纬采访了多位专家进行解读。
 
对中国有何影响?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本次能源危机主要归因于金融炒作。从表现来看,国际能源价格高涨主要体现在现货价格上,在市场恐慌情绪推导下,能源期货价格也出现了上涨,但长协合同价格并没有显著变化。另外,与2019年相比较,目前全球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的占比没有显著改变,欧美中等主要经济体的化石能源占比都在80%以上,“随着全球经济逐步恢复到新的常态,2021年的能源消费量出现了快速增长,给金融投机创造了空间”。
 
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孙李平则提到,能源危机的本质是能源供需不平衡。从当前的全球环境来看,各国政府和国际机构均提速了能源转型的研究以及行动,全球加速推动能源转型正是本次能源危机的主要诱因。
 
据孙李平介绍,能源转型重点关注的是压减化石能源的生产和供应,需要各个环节协同转型。由于目前供给侧和消费端转型不同步,供需失衡,难免出现问题。由于当前的能源贸易是高度国际化的,中国作为全球能源消费大国,这轮国际能源价格高位运行势必影响我国的能源价格。

dawei

【声明】:聊城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