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板做生意做的非常累,为什么呢?因为他虽然每天都在获取流量,但是他的流量也流失的很快,所以不得不一直引流才能维持正常出单。
流量红利在逐渐消失,各个平台的规则在完善,引流一点也不比从前容易,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还没有重视“运营”,没有将粉丝留住的意识和措施无疑会干的很累。
379991221951293111550116386563
互联网的后半场会越来越偏重于运营,也就是从“流量”的重心转向“留量”的重心,用户增长到达瓶颈、变得缓慢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会“吃存量”变得尤为重要。
如果一边涨粉一边流失又有什么意义呢?还不如将现有的粉丝维护好。
1000粉丝理论讲的是只要你有1000个铁杆粉丝你就能糊口,这句话来自美国作家凯文·凯利的“技术元素”一书。
OK进入主题,今天讲用户运营。
01
任何类型的运营都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作。
先说用户运营是什么:
概括的讲用户运营就是指从产品用户的活跃、留存、付费为目标,根据用户需求制定方案。
而所有的产品都需要引入新用户、留住老用户、保持现有用户活跃、促进新用户付费、老用户复购、挽回流失或者沉默用户。
但任何产品都有生命周期,当不能获取新用户、维护老用户、且用户还在流失的时候产品的生命周期就会快速下滑。
所以产品在不同阶段或者说面对不同用户时应该采取不同的运营策略,这就要求运营人员要了解用户画像、掌握用户数据、甚至分析用户行为知道他们为什么付费?为什么不付费?又为什么流失?
可能有小朋友就要问为什么要了解用户画像、掌握用户数据、甚至分析用户行为啊?
我摸摸小朋友的头,耐心的讲道:如果你不了解这些数据,那你怎么判断用户类型以及产品处于哪个周期呢?不知道这些个基础数据又谈何运营策略呢? 如何卖更多货赚更多钱呢 ?
看到小朋友似懂非懂的表情,我继续讲道:
用户类型可能有多种,例如潜在用户、真实用户、核心用户、流失用户等等,对于不同的用户采取不同的措施这就是传统的分层营销嘛,也相当于运营的一部分。
如果你都不知道用户为什么买你的产品,为什么不买你的产品就如同打仗没有指挥。
那就谈不上优化,更谈不上谈更多钱了。
02
OK,知道了什么是用户运营,那么在来讲讲用户运营的日常工作吧。
1.开源:拉动新用户。
2.节流:防止用户流失与挽回流失。
3.维持:促活新用户与留存老用户。
4.刺激:转化用户。
以上四个点就是用户运营的日常基础工作。
03
开源就是指引流,在这里有两个关键步骤:
1.获取流量口子。2.搞定转化文案。
前者决定你的曝光量,后者决定你是否可以将精准用户引导到你的留存平台例如微信号、公众号。
流量口子太多,在下一节我的口碑课会讲18类平台上百个流量口子。
重点讲一下转化。
能否吸引流量的关键因素是: 路径+价值。
1.路径要短,说人话就是用户很容易找到你、找到你的行动成本很低且你又相对有价值,绝大多数用户是会关注你的。所以尽量缩短用户找到我们的路径,以免行动成本太高导致流失。
2.价值要高,也就是诱饵价值要吸引人咯。诱饵最好是及时反馈,例如关注XXX立刻送XXX,这里有一个细节就是将送的东西截一个图转化率会提升,我测试过的不信你们试一试,当然获取的步骤同样简单一些,还是遵循路径短的原则。
举例说明:
04
节流主要有两个内容:
1.防止用户流失。2.挽回流失用户。
先明了一个大前提:预防大于挽回,不要等到用户都流失了才去挽回;要未雨绸缪在未流失的时候就预防他们流失,因为流失过后再挽回是很难的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既然要防止流失首先应该给流失下一个定义,例如每个月都要下单的用户突然有两个月没有下单了、经常点赞你朋友圈动态与你互动好用户最近一周都没有与你互动了...
当用户开始出现流失的苗头(流失行为)时就及时将他们拉回来,例如发现用户已经快两个月没有下单了那就发一张优惠券或者无门槛券刺激用户下单,发现用户很久没有和自己互动了就主动私聊打个招呼问候一下(预防机制)...
所以防止用户流失有两大步骤:
第一步:定义好流失的的标准。
第二步:建立预防机制。
至于挽回嘛主要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通过什么渠道将挽回信息触达。
第二步:用什么挽回。
第三步:挽回后做什么。
平时我就说过尽量把用户放在多个框框里(沉淀平台),而不是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框框,要是用户在一个框框里流失了他还在另一个框框里,那至少你是可以通过另一个框框将挽回信息触达到的。如果没有建立多个触达途径,你连信息都触达不到,就别说什么挽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