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派健康冲刺港股:研发开支占总营收比低至1.7% 年亏损超10亿

 近日,医疗健康管理平台思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派健康”)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及海通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资料显示,思派健康成立于2014年,主营业务包括医生研究解决方案(PRS)、药品福利管理(PBM)及供应商与支付方解决方案(PPS)。根据灼识谘询的资料,以2020年全年收入计算,思派健康的PRS经营最大的肿瘤临床试验现场管理组织(「SMO」),而其PBM经营著最大的私营特药药房。
 
  2021Q1研发开支占总营收比降至1.7%
 
  营收方面,思派健康2018至2020年营收达1.33亿元、10.39亿元、27亿元,同比增加680.9%、159.8%。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3个月,营收达7.6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65亿元,同比增长64.7%。
 
  其中,2018至2020年以及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三个月,PRS业务的营收为7833.9万元、1.73亿元、1.86亿元、4959.7万元,毛利率达10.3%、19.1%、21.2%、15.5%;PBM业务营收为5440.8万元、8.64亿元、24.82亿元、7.05亿元,毛利率达4%、5.6%、5.5%、5.7%;PPS业务营收为31万、221.6万元、3198.9万元、1074.8万元,毛利率达53.5%、39.5%、36.5%、34.2%。虽然PRS和PBM两板块业务收入占思派健康总营收的九成以上,但毛利率较PPS业务而言仍处于较低水平。
 
  营收增长的同时,思派健康的亏损同样在持续扩大。招股书显示,2018至2020年以及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思派健康年内或期内的除税前亏损分别为2.42亿元、5.96亿元、10.41亿元、15.73亿元。在净亏损、负经营现金流量及流动负债净额方面,招股书显示,思派健康前述4个时期负经营现金流量分别为1.295亿元、3.272亿元、1.921亿元、3.257亿元。截至2021年3月31日,思派健康的负债净额为33.984亿元。
 
  伴随期内亏损持续扩大,思派健康的经营开支正在持续增加。招股书显示,思派健康前述4个时期最大的开支项是行政开支分别为1.44亿元、2.19亿元和3.61亿元、1.3亿元;销售成本为1.23亿元、9.57亿元、25.13亿元、7.14亿元。与此同时,研发开支仅为1822.2万元、2485万元、4574.3万元和1305.5万元,占总营收比从13.7%下滑至1.7%。
 
  思派健康在招股书中提示,倘收益增长率不高于开支增长率,可能无法实现及维持盈利能力。日后可能因各种原因而产生大量亏损,其中许多原因可能超出我们的控制范围。倘销售成本及开支持续超过收益,其业务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且可能无法实现或维持盈利能力。
 
  PBM收入占总收入比超9成
 
  近年来,SMO服务市场受相关法规的影响所限愈发收紧。2021年7月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中心(CDE)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意见的通知,以更好地解决患者的需求,并促进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研发。
 
  一直以来,肿瘤药物都是研发热点。随着政策对肿瘤药物临床研发要求的提升,肿瘤药物研发赛道从“扎堆热”将回归理性。
 
思派健康冲刺港股:研发开支占总营收比降至1.7% 年亏损超10亿
 
  数据显示,中国SMO服务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11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5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6.5%,预期于2030年将进一步达到337亿元;2020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20.3%,预期于2020年至2030年肿瘤SMO市场将占整体SMO市场规模的约62.2%至68.7%。

dawei

【声明】:聊城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