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义拼多多:双11背后的产品边界和服务思维

双11到了,花粉郑安智(化名)准备购入一部华为Mate40手机。
 
  10月30日,备受期待的华为Mate40系列新品正式在全网各大平台发售,又恰逢双11,在各平台补贴基础上,Mate40似乎已经被贴上了“高销量”一词。
 
  郑安智说,正在各平台比价,大概率会选择从拼多多上购买。”相较于天花乱坠的玩法,更希望简单纯粹的满减方式,毕竟电商平台是用来购物的,不是消遣娱乐的。”
 
图:拼多多与湖南卫视共同宣布,将在11月10日晚黄金档举办“11.11超拼夜”晚会。
 
  2020年双11,是经济复苏后的第一个“购物狂欢节”,也是电商行业最大的一次“阅兵场”,从百亿到千亿,代表成绩的数字正在不断攀升。时下,阿里、京东纷纷宣布了玩法计划,拼多多也宣布将联合湖南卫视在11月10日晚黄金档举办11.11超拼夜晚会,持续加码“百亿补贴”。
 
  一个小举措背后反映出来的其实是大问题,价格让利到底是真金白银还是游戏?各大平台之间的产品界限是否还存在?
 
  双11盛宴下的返璞归真 从“数学题”变回“选择题”
 
  双11,一场由促销节演变而来购物盛宴,不仅是线上狂欢,而且弥补了线下传统的五一、十一节日大促的空缺。
 
  早期的双11是一个促销节,淘宝牵头,促销商品。但市场终究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从京东入局,到后起之秀拼多多加入,双11甚至演变成了“非法定节日”。消费者是喜闻乐见的,因为对于国人来说,基于消费习惯,过节就要多买东西,但这其中有一个前提就是“打折”。
 
  不过,双11的声量变大的同时,规则也正在悄然改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虽然存在购买欲望,但却在玩法中感到疲惫。“盖楼、跨店铺叠加,花哨的玩法掩盖了满减的本质,如果不是补贴金额变少,为什么要对满减设置门槛呢。”“剁手党”周芬(化名)说。
 
图:拼多多上线双11大促活动。活动期间
图:拼多多上线双11大促活动
 
  这也可以说明,虽然双11销售额屡次刷新,但各大平台花样玩法背后,消费者眼前已经多了一层“窗纱”,优惠一词正演变为一把“双刃剑”。拼多多副总裁陈秋在谈到双11话题时提到,拼多多的一切优惠都将以最简单的方式面向用户,消费者不用做满减计算题,看到的即是最优价。换言之,拼多多的做法是让观众做选择题,需要抉择的只有消费与否。
 
  花团锦簇背后,众多平台不再因让利一事与消费者“针尖麦芒”,返璞归真之下,产品与服务才是取胜的关键棋子。
 
  购物狂欢背后,平台的品类边界正在消失
 
  如上文所述,消费者选择拼多多上购买华为Mate40系列产品,侧面反映出了电商平台品类边界变淡。

dawei

【声明】:聊城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