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有一种体质叫敏感体制,干啥都容易给整高潮了,我给能做好运营的人的共同特点进行了归纳并且命了个名叫运营体质。
运营体质是什么体质?就是在看到什么东西的时候都会琢磨一下这个东西有啥用怎么卖出去的为什么买,尤其是对自己买的东西卖的东西琢磨的那是明明白白的,有时候尽然冒出了想要创业干这个的想法。
当年我还是一个小拉拉的时候,现在也是。大佬们有时候就会说一句话:“不要只是工作,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我当时心里一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这家伙一个个的装大咖,怎么不整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呢?
当时听完蒙圈了,啥意思?这是点我那吗?是看我单身贼能加班?还是看我工作的有点不食人间烟火了。怎么就需要生活了那?人不都说生活要和工作分开吗?
说实在的,当时是蒙圈了!
但是现在如果你要问我运营知识该从何学习,我会告诉你向生活学习,向书本学习,向未来学习。
注意!!!
我这个学习是有先后顺序的,向生活学习,向书本学习,向未来学习,我现在给大家揉碎了说一下。
一、向生活学习——自我反问法
举个例子:
从头到尾观察自己发型、五官、皮肤、穿着、配饰、鞋袜、吃的、喝的等等。
把上面几样需要花的钱列个单子,主要列清楚这几项:买了哪些东西?为什么买这些东西?花钱频次?这个东西有没有其他可以替代的东西?在哪买的?买的时候是怎么考虑的?有没有考虑过更换?为什么更换了产品?从那得知到的消息等等。
同理你可以可以看看自己下了哪些APP?为什么下这些APP?哪些APP使用频率最高?他有哪些优点吸引着你?他有哪些缺点?界面设计的好不好?滑动的效果好不好看?为什么APP使用这个颜色?给人传达出来什么感觉?
现在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我希望你从迷茫中找到真正学习运营的切入点,不是一上来就是让人推荐几本书,你琢磨一下我上边写的东西,你在找书看看,找一份入门级的工作真的没有那么难,运营的门也没有那么难入。
具体大家可以参照我做出来的这个对于自己生活的观察,那么如果我们也在做同类的生意或者推广,问问自己朋友我相信你就会有更好的结论以及改进出更受客户欢迎更好地体验的产品。
二、向书本学习——解决问题法
这个时候我的建议仍然是看书就是要解决存在问题。那么你通过自我反问向生活学习以后那么我相信你一定会产生大量的疑惑。
啥是产品?啥又是商品?啥又是可替代产品?啥是媒介?啥是渠道?我从小红书上看到的这个信息,小红书这个APP是什么规则?为什么我能看到?别人能不能看到?我能不能把我家的这个蜂蜜(我家是没有蜂蜜)从小红书上安利给那些想吃蜂蜜的小宝贝们?
以上的信息你越想越多,你发现赶快学习吧?怎么学百度、看书、花钱请高手教这是最快的。
关于市场营销战略的书:
巴巴拉·明托《金字塔原理》,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原理与实践》,杰克·特劳特《定位》,*《*选集》,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W.钱·金 / 勒妮·莫博涅《蓝海战略》,汤姆·凯利《创新的艺术》,爱德华·德·波诺《水平思考》,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关于消费者心理的书籍:
迈克尔·R·所罗门《消费者行为学》,戴维·迈尔斯 《社会心理学》,杰弗里·米勒《超市里的原始人》,勒庞 《乌合之众》,Eric Hoffer 《狂热份子》
关于客户洞察的书籍:
史玉柱《我的营销心得》,菲尔·杜森伯《洞见远胜创意》
关于品牌的书籍:
凯文·莱恩·凯勒《战略品牌管理》 ,里斯和特劳特《定位》,戴维·阿克《管理品牌资产》 《建立强势品牌》、《品牌领导》,华与华的《超级符号就是超级超级创意》
关于传播的书籍:
唐 E.舒尔茨《整合营销传播》,罗伯特·西奥迪尼 《影响力》,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引爆点》,孔飞力 《叫魂》
关于文案写作:
威廉·E.布隆代尔《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菲利普·沃德·博顿 《广告文案写作手册》,奥格威《一个广告人的自白》,英国D&AD协会 《全球32位顶尖广告文案的写作之道》,尼尔法兰奇《文案之神》
关于设计的书籍:
史蒂夫·克鲁克 《点石成金》,英文名《Don’t make me think》,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伊达千代《色彩设计的原理》,高冈昌生《西文排版:排版的基础和方式》,小林章《字型之不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