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一代人成长的洽洽食品(002557,股吧),即将迎来自己的弱冠之年。在多年耕耘之下,洽洽食品如今已经成为了休闲食品行业的巨头,但新的危机与挑战正日益显现,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正等待着洽洽食品掌门人陈先保解决。
增长速度“重返十年前” 发展瓶颈凸显、营收结构单一
1982年,洽洽食品创始人陈先保从无锡轻工业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安徽省商业厅下辖的糖业烟酒公司,端上了旱涝保收的“铁饭碗”。36岁那年,已是商业厅工业科科长的陈先保,毅然决定辞职下海。
彼时,中国经济正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意识也不断崛起。陈先保准确地嗅到了商机,推出了儿童冷饮“棒棒冰”,大获市场欢迎。靠着“棒棒冰”,陈先保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并由此创立了洽洽食品。而后几十年间,洽洽食品布局“炒货瓜子”,成功稳坐行业龙头,2011年洽洽食品成功上市,被誉为“中国炒货第一股”。
但纵观洽洽食品历年数据,能发现这个巨头的步伐慢了下来。
洽洽食品财报显示,2019年Q2至2020年Q2,洽洽食品营收分别为9.47亿元、12.32亿元、16.18亿元、11.47亿元、11.4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1.67%、19.03%、25.71%、10.29%、21.22%。第一季度营收增速下滑后,第二季度有所回升,但对比2019年第三、四季度,营收金额目前仍处于下滑状态。另外,不得不提的是,2020年Q2,洽洽食品营收环比增长仅有0.06%。
如果将时间线拉长,以十年为限,2010年至2019年,洽洽食品营收分别为21.44亿元、27.39亿元、27.50亿元、29.88亿元、31.13亿元、33.11亿元、35.13亿元、36.03亿元、41.97亿元、48.3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9.98%、27.76%、0.40%、8.68%、4.18%、6.36%、6.09%、2.55%、16.50%、15.25%。虽然近两年洽洽食品营收增速有所提升,但距其十年前仍有一定的差距,且2012年至2017年间一直为个位数的增长速度。
净利润方面,2019年Q2至2020年Q2,洽洽食品净利润分别为1.06亿元、1.08亿元、2.01亿元、1.49亿元、1.4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6.48%、-17.30%、50.11%、29.05%、38.68%。2015年至2019年,洽洽食品净利润分别为3.65亿元、3.59亿元、3.22亿元、4.42亿元、6.0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4.94%、-1.68%、-10.40%、37.27%、36.67%。2019年洽洽食品净利润增长速度仅与2011年持平。
就具体业务来看,洽洽食品目前主营业务为葵花子类、坚果类和其它产品。其中,葵花籽类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16.86 亿元,同比增长23.07% ,坚果类实现营收 3.06 亿元,同比增长9.71%。上述两大品类占总营收比重分别为73.47%、13.35%。从去年同期情况来看,坚果类增速明显下滑且占总营收的比重也出现小幅下滑。2019年上半年坚果类营收2.79亿元,占总营收的14.05%。
可以看出,瓜子类产品仍然是洽洽食品目前最核心的产品。2016年,洽洽食品葵花子类产品业务占比为72.17%,随后两年间,该项占比减少至70%以下,但到2020年上半年,再回弹至73.47%,这或许能反映出洽洽食品改善营收结构战略的作用被削弱。
对此,洽洽食品回应称,瓜子等家庭休闲产品销售获益,在居家环境中,瓜子系列产品消费场景进一步强化,线上线下均实现快速增长。
但纵观行业,洽洽食品的营收结构无疑过于单一,对瓜子产品的依赖程度仍然较高。同行业中,三只松鼠(300783,股吧)主要产品包括坚果、烘焙、肉制品、果干四大类,良品铺子主要产品则包括肉类零食、坚果炒货、糖果糕点、果干果脯、素食山珍五大类,品类较为丰富。
今年8月,红箭头品牌营销公司总经理张健曾在接受经济观察网采访时表示,差距原因在于品类的大小与品类的潜力,三只松鼠品牌建立在零食品类之上,而洽洽品牌主推的瓜子是坚果品类的一个细分。从瓜子品类来讲,增长潜力已经越来越小。
入局坚果市场欲“分一杯羹” 线上渠道缺少、新势力不断涌现
品类单一这件事,恰恰食品比任何人都清楚,并在近年来一直寻找新的增长点。
首先是“网红化”,2019年7月,洽洽食品发布7款瓜子产品,增加了焦糖味、海盐味、番茄味等口味,意欲瞄准年轻市场,将瓜子的增长空间“榨干”。2019年至2020年间,洽洽食品还进行了大量的“联名营销”,如联合春纪推出联名“瓜子脸”面膜、联合LV合作设计师推高端礼盒、推出零食盲盒等。
其次是进军坚果市场,今年7月,洽洽食品推出了洽洽益生菌每日坚果和洽洽早餐每日坚果燕麦片两款坚果衍生产品,并计划下半年着重进行坚果产品市场推广。
不过以当下为时间节点来看,洽洽食品想以坚果突围并不是一件易事。